上海疫情,给我们的血泪教训

01

这几天,疫情越来越再次成为中国最核心的民生经济议题,其中上海新增确诊连续上跳,已超吉林,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地方。

浦东浦西鸳鸯封政策出台后,虽然上海被各种嘲讽,辟谣被打脸,但严格意义上说,上海的确没封城。

封城首要目的是阻断对外交通,彻底切断疫情外溢风险,但上海所有机场/火车站继续正常开放,航运也没中断,上海疫情现在依然有可能不断向全国外溢……

后台不断有人问上海情况,前两天,我试着在其他文章下的留言回复里提两嘴,但不管怎么写,全违规,大家啥都看不到……

(最近感觉留言审查尺度比正文更严,大家发言注意点尺度哈)

这几天亲历魔幻现实主义的魔都,我想说下对疫情防控问题的最新思考。

02

第一点感悟是:这次面对的敌人不一样。

和前年武汉、去年西安,甚至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型比,此轮上海疫情的罪魁祸首——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有个明显区别,就是隐蔽性特别强,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

潜伏期更短,代际更新更快,导致传播性进一步提升。

2020年初的新冠原始株R0值在2.5-3之间,这次上海流行的奥密克戎BA.2的R0值则高达10!

尤其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地方,奥密克戎BA.2更易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所以上海这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居然超95%,重症和危重型不足0.1%。

无症状意味着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自己已被感染,除非主动核酸,否则只要社会上还有一个传染源在传毒,等发现破口,再去追查,哪怕各方面软硬件都很出色,也很难追上病毒传播速度。

更糟的是,精准防控最关键的是坚持做好流调,才能病毒朔源,把一切潜在感染可能性全部控制起来,其他人马照跑,舞照跳,这是上海过去能做到科学精准防控的根本原因。

但奥密克戎BA.2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很短,阳转阴速度超快,等你想去朔源时,真正的0号病例已经复阴,流调就成了无头苍蝇,不知从何下手。

结果七绕八歪都不管用,最后又只能回到最粗暴,最伤经济,但也最有效的方法:全城停摆+全民核酸。

面对这么棘手的敌人,上海还想用过去应对德尔塔的成功经验,在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和尽可能保全经济这两个宏观目标之间继续玩动态再平衡,难度就变得非常大。

如今沪深两地对比结果已很明显,面对新冠原始毒株,上海探索的第三条道路或许有可能成功,但面对奥密克戎BA.2,行不通。

今天,上海市政府正式出面道歉,承认自己此前对奥密克戎BA.2的风险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执行不到位。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无数次失败才有可能造就一次成功。

但反过来说也成立:成功是失败之母。

成功者会有路径依赖,过去经验已证明行之有效,萧规曹随就行,随意创新反而容易失败,得不偿失。

但你不变,环境却一直在变,最后成功经验反而让人麻痹大意,酿成失败苦果。

这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企业经营普遍存在的遏制领先法则。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各地方政府都如临大敌,一个确诊就要全民核酸,甚至一个密接都没有,也要组织大范围核酸。

因为吉林和上海的惨痛教训都证明,等你发现有几个确诊病例时,社会上实际行走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这个数字,到时再开始抓,很可能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又要封城。

至于既防疫情,又保经济的平衡策略,连上海都做不到,我又何德何能?

与其到那一步,不如防患于未然,提早全民核酸。

但以奥密克戎BA.2的传播性,想要防患于未然,很可能要时不时全民核酸,民生经济还是会受到明显影响。

怎么办?

03

第二点感悟是:一旦疫情没能扼杀在萌芽状态,人力一定会被击穿。

在此,我想向武汉、西安或其他任何曾因疫情防控混乱被指责的地方政府、居民、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道个歉。

虽然我从没因疫情指责过任何城市,但我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不同城市的管理水平差异很大——经济越发达,城市管理水平越高,疫情防控越好。

经济最发达、财政最夯实,行政管理最人性化的上海、深圳可能是最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其他城市次之,内地城市,哪怕部分省城,官僚气息浓郁,管理水平也差了一截。

上周写的《你可以不喜欢上海,但请尊重上海的努力》一文中,我还依然认为,疫情爆发2年多来,上海能一直保持零封城+零全民核酸,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受影响,

和上海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医疗资源、经济实力,技术条件,以及从市府层面到街道(镇)基层干部,都有较高的政策执行力,层层监督,既保证政策落实,又避免为保官帽层层加码,直至懒政一刀切,而市民配合度又比较高,都有关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就算都能逻辑自洽,可能也不符合实际。

经过这轮疫情,亲历决策层面的纠结反复、基层执行的种种问题,以及广大市民的真实反映……

我意识到,之前认为的专家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等因素,的确能让上海处理疫情时更有底气,但和其他城市比,最多也就是55分和45分的区别——都不及格。

当时西安健康码崩溃后,很多人还嘲笑西安,但后来北广深的健康码,包括这次上海健康码,都崩了。

西安拒收孕妇事件出现后,很多人表示气愤,现在上海一样出现护士哮喘病发不能进自家医院看病的悲剧。

以前说,上海经验摆在这里,为什么有的城市抄作业都抄不来?

很多人说,因为各方面资源都比不了上海,没法抄。

现在却说:为什么西安的教训摆在前面,上海还会犯一样的错?你算哪门子国际大都市?

真正的答案是:新冠防控和地震救援一样,有黄金时间,一旦错过,疫情扩散,对于超大型城市来说,一定会出现人力击穿现象,后面一连串人祸导致的悲剧就很难避免,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城市能幸免。

欧美那些后进生就不谈了,原本疫情防控还可以的香港,说破防就破防,水银泻地一般覆水难收,就是最鲜活的案例。

过去我只知道疫情扩散,会导致瞬时病人暴增,床位不够,医护忙不过来,医疗资源被击穿。

一旦每天有几千新增病例,涉及几千个小区,上千万居民同时被困在小区里出不来,就不只是来不及做核酸的事。

这么多本是各岗位上的人力资源,现在都成了嗷嗷待哺的囚徒,居委、街道、物业、城管、公安、志愿者、物流……所有需要人力来管控、医治、服务这些居民的地方,都瞬间捉襟见肘,手忙脚乱。

基本民生保障也会被击穿。

更糟的是,因为接受过防疫专业训练的大白不够用,组织小区全民核酸的工作,大量交给没经过专业训练的街道物业志愿者们,核酸检测流程的不规范,进一步造成本可避免的交叉感染。

每次核酸都是一波大规模聚集

上海过去2年一次严峻挑战都没经历过,无论基层干部还是普通市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是毫无经验的新兵,还不被病毒草割……

这就像战场上打仗,出现一个伤员,部队实际减员3人,因为还要抽俩人把伤员抬回后方,一进一出,战损更严重。

所以上海这轮疫情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过于自信,坚持探索既要又要,当断不断。

结果一部分上海居民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正常上下班,周末还出去玩,其中肯定有无症状感染者,还在到处传毒。

另一部分上海居民则被长期封在小区内,2+2+2+2……不知啥时候是个头。

因封闭小区数量太多,难免挂一漏万,有些居民没收到过政府配菜,三五天还能撑一撑,连续十几二十天不让出去买菜,年轻人只能拼命用各大APP秒杀抢菜,不会用APP的孤寡老人就……

也正因为政府来不及第一时间组织大范围配菜,外卖快递小哥还在满大街跑,很多周边菜贩也在偷偷送菜上门,导致小区没有形成真正的闭环管理。

最糟的是很多小区封封开开,封的时候政府不送菜,开的时候居民当然一窝蜂跑去菜场抢菜(可能没两天又要封了),菜场成了病毒传播最主要的集散中心(之前西安也是)。

等于之前小区白封,核酸白做,恶性循环停不下来。

二是同样由于新增病例太快太多,人力被瞬间击穿,那些被隔离在方舱医院里的轻症患者,原本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完全可以自愈。

但在那种嘈杂环境中,根本没法好好休息,抵抗力下降,反而容易症状加剧,无转轻,轻转重,甚至反复感染,阴了又阳,痛苦不堪。

04

没能防患于未然,后面一定会被全面击穿,代价惨重。

想要防患于未然,民生经济承受的代价同样不小。

哪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深圳模式,同样也有质疑声。

有些事,深圳人知道,我也没法公开说…

总之,现在看来,已没有两全之策的选择空间。

想尽可能不被击穿,最好的办法,是让95%+的无证和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既不占用床位,病人康复更快,还节省医护和财政。

问题在于,不同人的居住条件不同,有些合租的,根本没法在家隔离。

就算可以居家隔离,谁来管控和服务这些人?

数量少的话,居委街道隔壁邻居志愿者都可以在经培训后帮忙,数量一上去,还是要崩。

除非实在挡不住,像香港那样,只能居民自觉居家隔离。

然后就像查酒驾一样,发现明知带毒还满大街跑的,入刑!

但长期看,全面封堵的性价比会越来越低。

今天的最新消息是:英国官方证实,英国发现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重组变体,被命名为XE,XE结合两个亚种的遗传特性,传播速度可能比BA.2还要高10%……

说到底,还是要抓紧普及抗原自测+疫苗加强针+特效药。

(我支持中药,也请一些二极管别再一个劲黑辉瑞特效药了,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只有中药能吃)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给老人和孩子打疫苗。

中短期看,这轮疫情会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大家投资更加谨慎点,你懂我意思?

最后我想说,我们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某省/市人,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大敌当前,希望全国人民不要再互黑,撕逼,谩骂,以邻为壑。

也希望上海市民不要再一味指责政府失职,官员无能,批评容易建设难,理解问题本质,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上海现在情况的确不太好,前两周段子里的欢笑声正被越来越多身边发生的不幸冲淡,市民焦虑感持续上升。

上海需要更多援助,不管是专业医护团队,还是蔬菜配送力量,我先替上海市民谢谢大家了。

上海加油!中国加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