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牙医余华的逆袭:一本书售出2000万册,张艺谋都为之着迷

原标题:牙医余华的逆袭:一本书售出2000万册,张艺谋都为之着迷

在2018年的时候,余华的名字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些关注主要来源于他当年书籍的恐怖销量。

据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统计,余华代表作之一的《活着》仅在当年就卖出了200万册的销售量,书籍销量可谓极其惊人,相比于其他毕生作品也很难卖到10万册的作家,绝对算得上是顶尖大神人物。

而在2018年的作家富豪排行榜中,余华的排名也非常高,在相关榜单中仅次于《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以155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排行到了当年的第2名。

在这么一份榜单出炉后,很多原本没怎么听说过余华的人也纷纷了解到了他这么一个人、也纷纷看起了他的书,想去探究一下他为何能获得如此成就、他的书又为何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

为了让没怎么了解过余华的人深入了解余华,在这里,我就好好跟大家谈一下余华的人生历程。

平平淡淡的牙医经历

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余华从事的并不是文字方面的工作,他最开始时做的工作很简单,那就是帮人拔牙,是一名普通的牙医。

而他之所以会从事这份职业,主要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

据了解,余华的父母都是医院里的职工。

因为父母的工作背景,青年的余华在读完高中之后,就在安排下进入医院中当了一名牙医,天天做着帮别人拔牙的工作。

一直这样重复了5年,直到80年代初时因为几篇文章被北京的杂志刊登,在当地名声大噪的他才结束了这份枯燥的工作。

在辞掉牙医工作之后,余华先后进入他们的县文化馆和他们市文联中工作过,在此过程中,一切皆是平平淡淡。

唯一出奇的地方就是他期间去北京鲁迅文学馆进修时遇到了他现如今的爱人、和他现如今的爱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除此之外一切都很寻常。

直到他1993年出版《活着》这本神作之前,他都没有太过不同的人生经历,跟很多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对余华质疑

不过这份正常在一些人看来却并不正常,因为这平淡的人生经历,一些人就质疑起了余华。

说作品是作家人生经历的延伸、余华没经历过复杂的人生,却能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神作是不正常的,是肤浅的编造,反正就是硬要扯上传奇复杂的人生经历,才会认可余华本就优秀的作品。

对于这些人的质疑,我觉得其实很没有必要。

毕竟,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他们也没有真切经历过那些事情,但这可并不能抹灭他们作品的优秀。

文学作品最具有魅力的不就是那诱人的艺术加工吗?要是平平淡淡地还原历史、还原真实经历,那不就成自传了?

平淡又特殊的童年经历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余华在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时,并非没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之赋予真实色彩。

比如他小时候的一些平淡却又特殊的经历,我觉得就是他能创作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么优秀作品的原因。

在比较小的时候,余华还住在他农村的老家。

那时候他父母都要去医院上班,只能把他关在房间里不让他乱跑。

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机或者手机消遣,所以他平常只能趴在窗口看着外面农田上的农民们干活,就这样没有太多意识的观察着那些农民们,把他们的生活状态牢牢记录在了自己年幼的内心深处。

虽然说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东西,但是要说他后来在刻画《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那些劳苦民众们形象时为何那么真实,这段经历绝对给他带来了很多帮助。

还有在读了小学之后,他的一些经历也对他的写作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读小学之后,余华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住到了医院员工宿舍里,在那医院员工宿舍里,他时常能听到许多不同寻常的声音。

这些声音就是医院太平间里的哭声。

由于医院太平间距离他住的地方很近,所以他时常能听到从太平间里隔三差五传来的悲凉哭声。

这些哭声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亲人去世的痛苦、不舍,给当时年龄不大的余华带来了很不同寻常的体验。

或许这种不同寻常的体验,才是他在写《活着》里人物生离死别时笔力那么淡然、又那么让人震撼的原因。

综合这小时候的经历来说,我觉得那些以余华没有传奇经历质疑余华作品的人很可笑,虽然这些童年经历并不传奇,但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写的都是平凡人的故事,谁又能说这些故事不会是他童年见识的延伸?

余华作品誉满海内外

而以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余华的作品确实非常精彩、让人震撼。

其中我最喜欢的两本书就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的出版时间是1993年,也正是在这本书刚出版的那一年,恰巧看完了这本书的张艺谋就被这本书给迷住了,立即在当年联系了余华,在经过同意之后,筹拍了在他人生之中也算得上是经典的电影《活着》。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94年的时候还为张艺谋斩获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要说这本书的销量也是一个传奇,包括2018年的200万册销量,在其出版这么多年以来,前后总共创造了近2000万册的恐怖销量。

这数量虽然相比于13亿人不多,但是相比于占比例不多的爱读书群体来说,却是一个很庞大的数量了,比不少国家的人口都要多。

还有《许三观卖血记》我觉得也不比活着差,这本书同样为余华在国内外斩获了许多殊荣。

除了在国内、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拿了各种重要奖项、进入各种重要评选之外,还特别受到了韩国人的青睐。

比如韩国一个叫做安东圭的影视老板在收到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许三观卖血记》之后,他也被这本书给迷住了。

在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之后,他没多久也专程坐飞机来到了我们国内,向余华购买了这本书的电影改编权,想把这本书改编成电影。

有传言称,他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想把这本书交给姜文自导自演的,只不过在姜文因为一些原因拒绝后,他这才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找到了韩国的国宝级演员何正宇,让其自导自演把这部精彩又震撼人心的小说搬上了大荧幕。

对于这本书,于我个人而言,是最为钟爱的。

想当年,我第一次迷上余华的时候,就起于这本书。

当时在无聊翻开这本书之后,我整个晚上都陷入到了这本书架构的世界之中,整整熬了一个晚上,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放下了这本书,转而开始看起了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其他长篇小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