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新增6+22!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1月19日)通报:2022年11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2例,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3例。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11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

病例1,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2,暂住于松江区,

均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来沪返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病例6,居住于浦东新区,均系11月15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11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例

无症状感染者1,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2,暂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3,暂住于奉贤区,

均系外省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被落实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5、无症状感染者6,居住于崇明区,

均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来沪返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7—无症状感染者18,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19、无症状感染者20,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21、无症状感染者22,居住于嘉定区,

均系11月15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年11月18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7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均来自美国。

病例1为中国籍,在日本生活,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集中隔离观察后核酸检测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集中隔离观察后核酸检测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在新西兰探亲,自新西兰出发,于2022年1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中国籍,在韩国工作,自韩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日本籍,在日本生活,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7为中国籍,在美国生活,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7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8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11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23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为中国籍,在日本生活,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集中隔离观察后核酸检测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为马来西亚籍,在马来西亚生活,自马来西亚出发,于2022年11月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无症状感染者5均为中国籍,无症状感染者4在瑞典工作,自瑞典出发,无症状感染者5在以色列工作,自以色列出发,无症状感染者4、无症状感染者5经德国转机,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6、无症状感染者7均为中国籍,无症状感染者6在美国探亲,无症状感染者7在美国生活,无症状感染者6、无症状感染者7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8、无症状感染者9均为中国籍,在荷兰工作,自荷兰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0、无症状感染者11均为中国籍,在加拿大生活,自加拿大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2、无症状感染者13均为中国籍,无症状感染者12在美国工作,无症状感染者13在美国探亲,无症状感染者12、无症状感染者13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4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经以色列、荷兰转机,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5、无症状感染者16均为中国籍,在德国工作,自德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7为中国籍,在澳大利亚工作,自澳大利亚出发,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19均为中国籍,在意大利工作,无症状感染者18自意大利出发,经德国、比利时、丹麦转机,无症状感染者19自意大利出发,经丹麦转机,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19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0为中国籍,在美国生活,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1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2为中国籍,在新西兰留学,自新西兰出发,于2022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3为韩国籍,在韩国生活,自韩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3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53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11月19日零时起上海2个高风险区解除管控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

自2022年11月19日零时起,将以下2个高风险区解除管控:

宝山区顾村镇泰和西路3463弄38号

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3388弄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及周边区域

松江区泗泾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核酸检测如何做到

既不层层加码

也不随意减码?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落实落细,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部分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如何落实分级分类诊疗?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何新进展?针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

问题一: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

答: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均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一是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但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二是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要求。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社区传播风险是否存在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综合研判,确定相应的核酸检测方案。

三是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有关要求。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的落地检是指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开展的核酸检测服务。落地检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并不相悖。

问题二: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出要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如何理解分级分类?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要分级分类进行?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十分重要,包括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增加救治资源等。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从加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发热门诊三方面的能力建设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是为了主要收治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这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床位,同时加强建设重症监护单元(ICU),并要求ICU床位达到床位总数的10%。

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是为了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感染者。这要求各地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一些现有大型场馆,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和医疗医护力量的准备。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使方舱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尽快收治患者。

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是为了尽快甄别可疑患者。这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若甄别出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问题三:网友关心,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何新进展?

答: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接种疫苗仍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疫苗接种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等因素,要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的原则。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

针对疫情防控,央媒密集发声

11月18日,针对疫情防控,三大央媒齐发声。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人民日报仲音:抓落实,增信心》,《经济日报》刊登《切实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决策部署》一文,新华社则发表评论文章《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

此外,近一周来,《人民日报》已连续刊发6篇仲音署名文章,其余5篇分别为:

《算大账 看优势》(11月17日)

《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11月15日)

《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11月14日)

《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1月13日)

《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11月12日)

央媒频繁、连续发声,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密集发声背后有两个背景。

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次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在这三篇文章中,开篇都提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迅速出台一系列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措施。其中新华社文章指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数据,11日到16日群众投诉量下降39%。

其次,近段时间,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波动上升,形势严峻复杂。

第二,央媒文章都强调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疫情防控。

新华社指出,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没有现成的答案。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就要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三篇文章均认为,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的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人民日报》在文中提到,近3年来,我国紧盯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先后出台了9版防控方案。这些版本防控措施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准,每一版方案都经受住了时间检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之所以出现层层加码一刀切的现象,《经济日报》文章认为是因为有些地方把‘动态’背后科学精准的要求与‘清零’目标割裂开来,层层传导之下,实际执行就没有了因时因势操作的空间。而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实际上对各地疫情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

第三,疫情防控如何做?

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人民日报》、新华社和《经济日报》都提到,要坚持动态清零,把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人民日报》提到,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三个坚定不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在具体落实方面,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要强化责任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落实四方责任,做到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而新华社和《经济日报》则在时评文章中强调要警惕过度防疫。

新华社写道,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既持续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防止一封了之,又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文章指出,一封了之是庸政懒政,一放了之是甩手掌柜,要严防两种过度倾向,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该取消的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

《经济日报》认为,看似严格落实的一刀切,实则罔顾实际;看似主动作为的层层加码,实则怕担责任。这些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教难改,原因无非是缺乏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也有待提升。

这些懒政、怠政的套路,都是既没有把中央的政策吃透吃好,也没有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耽误的是疫情防控大局,消耗的是民众信任,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

也正因此,在落实属地责任、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时也要明确,过度防疫造成不必要社会代价与疏于防控造成疫情蔓延同等问责。

编辑丨王秋童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