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防疫政策的“实事求是”

一,前言

最近网上关于张文宏和高强的争论还在持续发酵中,并逐渐变味,转化为互相攻击。

这样的攻击已经脱离我国防疫的客观事实,不利于明确客观事实,也无法对团结全国群众有任何帮助。

对于我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判断的原则只有三点:

1.多做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2.建立属于自己的思考框架。别人的东西可以看,多分析数据,但少相信观点。

3.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大家坚持自己的判断就可以了,不要受舆论风向左右!

二,根本判断逻辑

对于新冠,如何判断要不要采取赶尽杀绝(eradicate)的措施呢?

本质上看有五个判断标准:

1.疫情的重症率有多高?是0.1%还是5%以上?

2.重症不积极治疗会不会死亡?重症治疗吃不吃医疗资源?

3.不严格防控的情况下会不会快速传播,导致大面积(例如5%以上人口)的感染?

4.本地有多少医疗资源?能不能顶得住不利情况下的重症治疗压力?医疗资源能否快速增加?

5.是否会产生后遗症?后遗症是否会影响劳动能力?

这五条判断清楚,结论就有了。

三、一些实际数据

1.重症率

根据印度科学家数据,接种疫苗的人感染后进入ICU治疗的风险为6%。[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表示,这次广东疫情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2]

7月28日,南京171人已现7重症[3],重症率4.09%

截至8月11日,扬州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48例,在定点医院治疗447例(其中轻型73例,普通型339例,重型23例,危重型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4]

扬州重症率5.13%,危重症率2.68%,重症危重症合计7.81%。

高重症率意味着必须限制病毒传播的范围,才能让患者数量和医疗资源数量匹配。

2.重症不积极治疗会不会死亡?重症治疗吃不吃医疗资源?

答案是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

重型就是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发展下去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炎症因子风暴,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再说明一点,仅提供氧气不是合适的治疗手段。

如果病人太多,医疗资源不够,必然导致死亡率快速上升。

3.不严格防控的情况下会不会快速传播,导致大面积(例如5%以上人口)的感染?

(1)武汉数据为4.43%

(2)印度部分地区可以感染一半人

2021年1月新德里第五次调查样本量28000,感染率60%(也有报道说56.1%)。[5]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

由于2021年年初中印两国很少有人接种疫苗,所以抗体比例可以认为接近感染比例。

4.本地有多少医疗资源?能不能顶得住不利情况下的重症治疗压力?医疗资源能否快速增加?

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执行力强、医疗资源充沛、医务人员业务素养高,如果发生一定水平的社区传播,可能还能做到收治大多数重症病例

450万人口的扬州市仅收治了300人左右的病例就出现了医疗饱和,部分患者转移到南京治疗。[6]可见我国医院收治传染病患者的能力还不足。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更加落后、执行力不强、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缺乏经验,如果发生一定水平的社区传播可能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那么短期加强医疗资源是否可行呢?

协和医院@王郝老师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增加18万个ICU床位,年消耗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

即使不考虑投资,医务人员也没法凑齐。

所以在相同的毒株,类似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对不同地区的危害大概率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血条厚,可以收治较多病例。

落后地区如果发生疫情大规模爆发,很可能出现医疗饱和,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的现象,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

5.是否会产生后遗症?后遗症是否会影响劳动能力?

尽管COVID-19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但长期来看几乎影响着人体每个器官系统,而这些器官系统疾病在COVID-19患者中持续了至少6个月,包括:

1)呼吸系统:持续咳嗽,呼吸急促和血液中的低氧水平。

2)神经系统:中风,头痛,记忆力问题以及味觉和嗅觉问题。

3)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和药物滥用。

4)代谢:糖尿病,肥胖和高胆固醇的新发作。

5)心血管系统:急性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心和不规则的心律。

6)胃肠系统:便秘,腹泻和胃酸倒流。

7)肾脏: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透析的急性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

8)凝血调节:腿部和肺部有血块。

9)皮肤:皮疹和脱发。

10)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疼痛和肌肉无力。

11)总体健康状况:全身乏力,乏力和贫血。

研究人员进一步强调,与流感相比,COVID-19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器官系统受累范围方面均显示出更高的疾病负担。同时,随着COVID-19疾病的进展,患者将面临着更严重的健康风险。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健康问题会改善,比如呼吸急促以及咳嗦等,但有些疾病可能会变得更糟。

新冠对儿童也有不良影响

这些症状可能将劳动力变成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人,严重削弱生产能力。

三、讨论

只要将以上五个问题考虑清楚,不难得到结论。当然,如果过几年新冠的危害逐渐下降,上面五个问题的结论发生变化,采用其他防控措施是可行的。

无论采取任何措施,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取得共识。

我反对的是不顾我国实际数据做判断的行为,例如:

低病死率的前提是什么?我国的人均医疗资源能赶上英国和以色列吗?分析我国的防控政策为什么不提国内的真实重症率?

讨论科学问题最重要的的是实事求是,从正确的数据出发,建立逻辑体系,得到自己的判断。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问题才能讨论清楚,社会才能取得共识进而形成合力。

参考

^https://www.livemint.com/news/india/over-67-of-people-above-18-years-of-age-exposed-to-covid-who-aiims-survey-11624029025846.html^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597502766464332755%22%7D&n_type=-1&p_from=-1^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279449/tid/10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837218916925369&wfr=spider&for=pc^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28/doc-ikftssap1405827.shtml^https://new.qq.com/omn/20210809/20210809A05ZS900.html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