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轮累计感染16.27万,无症状者占比九成,多地明确乘坐公交地铁不再查核酸,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差不多一周了,来看一下。这个是计然财经对广州的采访。这篇采访基本没有官话,而且问的面也比较广,相对也比较客观,建议全部读完。对病毒不要恐惧,但是也不要漠视,说是感冒的,非蠢既坏。链接在这里

为了防止链接无用,我把相关的截图放上来。

总体看上去,似乎比上海当时的数据要差。上海4月疫情期间,4月10日感染累计20万粒,7天以后上海感染37万,重症16粒,死亡3粒,上海当时的口径也是死亡基本是因为基础疾病死亡。我查了下,广州宣布不再发布疫情发布会的日期是12月7日,采访应该是12月8日进行的,当时按上海的标准重症80余,死亡6名左右。今天是12月11日。

———————————

评论区有人说,上海疫情期间死亡人数和自然死亡差不多,我这里来说一下。

新冠感染基本就是14天见分晓,要么好了,要么重症,算上重症治疗时间大约半个月。所以,计算一个月的就可以了。有人要用2个月来计算,这个肯定不对,不可能这些感染的人2个月一直感染着吧。

上海21年全因死亡139000人,上海4月感染53万人 。按比例来说,53万人单月死亡是266人,4月上海新冠阳性死亡422人,5月感染5万多一些,阳性死亡166人。这些死亡还没有加其他死亡的人数。

所以,怎么也不可能得出感染以后的死亡和自然死亡差不多的结论。

———————————————

这个结论会反转的很快的,请看下表

4月10日上海累积感染到20万的时候,重症累积是1人,无死亡案例。然后,过了一周,死亡和重症就飞速拉起了。当时上海流行的病毒株是ba.2.3,这个比现在广州流行的ba.5的子分支bf7要温和不少。

当然了,上海当初是突然爆发,连方舱都是加紧造的,我记得当初隔离甚至有的地方是废旧的仓库,环境很是可怕。而广州相应建设了健康驿站,这方面就要比上海准备的充分的多,这个是广州的优势,广州可以在方舱中更早的发现可能的转向重症的病患,提前介入,从而减少重症的出现概率。

但是,广州也有广州的缺点,因为广州现在等于开放状态,所以病毒的传播是远比上海来的快,分布的广。这种情况下,广州的驿站资源一定会被快速消耗完,从而使得更多的感染者不得不居家隔离,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快速发现可能重症的潜在感染者。而分布的扩散的面积大,又给中重症病人的转运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又因为广州的开放性政策,必然会造成病例的外溢,这会给周边城市造成相当大的防疫压力,也会造成一旦广州局面恶化,省内的医疗资源会来不及对广州进行支援。

所以,我估计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广州的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就会快速拉升,最终快速的超过上海疫情中的重症和死亡人数。而且广州这次一定会有不少的轻症在家里隔离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的病例,这个是上海疫情所看不到的。类似下图的病例,如果发生在现在的广州,大概率就是没救了。

评论区有人说,这个病例不应该算是新冠引发的。但是,实际上可未必如他所想啊。要知道新冠是攻击全身有ac受体的器官的,同时病毒复制期间会造成免疫力严重受损。这一点,瑞金医院的专家也给过论述。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病例的,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身体消耗脂肪来作为能量来源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身体产生过多的酮体,当酮体蓄积过多超出机体的代谢能力时,可能会引发毒。

而感染病毒以后,可能引起的各器官受病毒攻击,这个时候免疫力系统就需要额外调节更多的能量。而这个姑娘如果本身代谢能力一般,病毒复制的又特别快,那么就可能造成酮体蓄积过多。

实际上,从微博小作文来说,广州很可能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

从微博的内容来看:

24岁的死者死亡发生时间应该是22号。

从症状来看,死者就是发高烧,这种应该叫做无症状感染者对吧。

从死者的的状态来看,死者还一直在家里加班,说明平时身体看上去应该还属于健康,最多属于长期熬夜的亚健康状态。

然而,这样一个年轻的姑娘,就这样突然死亡了。关键,这个数据还没有被纳入新冠死亡的统计。为什么呢?因为死者在家里居家隔离,当天核酸似乎还没结果,就算核酸出结果了,因为确认阳性需要有一个复核的流程,也就是再做一次单管核酸。然而,人都去了,还采集什么?所以,这个死者现在应该属于自然死亡的统计里,而不是新冠死亡的统计里。

另外,下面这样的病症其实没有算到重症病例的,也就是说,在医学标准里,这样的病例是不算重症的。但是,在我们普通人眼里,这样的情况算不算重症呢?这个病例因为还是在疫情早期,可以入院。但这样的病例在以后的疫情高峰期还有没有机会能等到入院吗?如果没有入院,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呢?

上海疫情期间实际上感染人口的病死数是去年上海同样人口单月的全因死亡人数的1.5倍,我估计广州这次失去生命的会更多。

—————————————————@

还是那句话,如果挡不住不得不群免,请也别粉饰太平,大众是需要知情权的,也可以因此而自己做好种种的准备。实际上,即便把长期lc算上,受新冠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的人口也不会超过30%,如果不得不群免,这个代价也不是不可以忍受。我写这一篇东西不是恐吓,只是把真实状况告诉群众,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实际上,这个病毒现在还没有到挡不住的情况,但是政策上制订的专家有意无意的漏洞造成了现在疫情满中国的现状。减少隔离减轻防疫对经济的压力这个初衷是好的,执行上如果增加相对应的补丁,也是可以避免病毒扩散的,但是为什么不打补丁?为什么不对入境隔离结束以后增加强制性的7天24小时的核酸监控?为什么不对跨地区人口强制14天24小时核酸监控?实际从上海的数据来分析,正常一粒社会面阳性的密接基本100多人左右,如果是娱乐场所的密接,那的确会高到近千人的。而及时发现的阳性的密接的阳性率大约是1/40左右,这个其实就可以控制的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国庆疫情上海其实都控制的相对平稳的原因。

大城市里,江浙上海和深圳做的是相对好的。为什么?因为上海和深圳的常态化核酸贯彻的比较到位。广州那种自愿核酸的执行态度,自然会造成常态化核酸的防线形同虚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圳的情况最好,上海其次,但也是一步步的在不断恶化。为什么?入境6%的阳性遗漏,跨地区上海执行5天4检会遗漏13%,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造成情况越来越恶化。

群免看起来是真的不可避免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