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却被针对,IMF总裁呼吁不要退缩,坚持重新开放

自从中国将新冠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来,无论是外国媒体还是金融机构,普遍将其视作利好消息,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提振中国经济,更加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

有分析认为,总体来说,中国的重新开放对全球经济有三大利好。第一,有助于解决供应链中的堵塞问题,缓解通货膨胀。第二,便利的跨境旅行有利于跨国公司的运营和投资。第三,提升中国消费者的信心。数据显示,中方宣布放宽隔离规定后不到30分钟,旅游平台上对热门海外地的搜索量激增了10倍,这种出境反弹将促进旅游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消费。

在此背景下,依然有部分国家将疫情防控政治化,罔顾事实,对中国旅客采取限制性、甚至是歧视性的措施。据报道,中方宣布放开疫情管控后,美国率先宣布,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必须出具起飞前48小时内新冠阴性测试结果。随后,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纷纷跟进,其中以韩国出台的措施最为极端。

有消息称,韩国要求自中国入境的旅客佩戴黄牌,用以区分国别。中国旅客还要在军警的监视,以及媒体的跟拍下,前往核酸点自费核酸。阳性旅客还要自费居住小黑屋。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出台了多项反制措施,包括暂停韩公民赴华短期签证、暂停对韩国公民实行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

在中方的严厉反制下,韩国经济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据韩媒报道,因为生意惨淡,首尔加山洞商圈的代表性奥特莱斯,将于9月结束经营,其倒闭的主要原因,是韩国政府施加的歧视性措施,引起了中方的不满,导致中国游客急剧减少。

由此可见,部分国家对华入境设限的行为,是一场人为的政治作秀,根本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反而会影响疫情之后,全球经济的复苏,自然遭到了部分国际组织的反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称,虽然IMF认为暂时不会发生系统性债务危机,但60%的低收入国家已陷入,或即将陷入困境。未来一年,俄乌冲突将继续对投资者,以及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欧洲。

不过,奥尔基耶娃依然对明年的经济增长持积极态度,她表示,本月底,IMF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时,可能不会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因为中国从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走向更正常运行的转变,可能成为推动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单一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国不要退缩,要坚持重新开放。只要坚持下去,到年中前后,就能为全球平均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本月初,中方正式实施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对1000余项商品,实施了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今年7月,中方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这些充分展现了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同社会各界共享机遇的坚定意愿。

汪文斌还强调,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对区域经济和全球贸易的利好显而易见。当前,中国不少省市已经度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正加快恢复正常,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