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武山秧歌

Yang Ge

中/国/传/统/民/间/歌/舞/活/动

民间活动,历史悠久

武山秧歌是武山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题材上,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的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有的甚至取材于传统戏剧;在表演形式上,可分为以歌为主、以舞为主、歌舞并重三种类型;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有伴奏的和无伴奏的两种。有伴奏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眉户戏,早期的武山眉户戏多以地摊剧和广场剧的形式演出,后来多穿插于秧歌中演出,而武山秧歌的演唱则不带伴奏清唱。

自由组织

形式多样

组织方式

武山秧歌,是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民间歌舞活动。在当地,既没有职业的秧歌艺人,也没有专业的、固定的秧歌社团。秧歌活动是人们以自然村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进行的,是非盈利性质的,其活动经费由大家集资、募捐而来。唱秧歌通常也叫耍秧歌,一般是庄事,有组织、有领导,由全村人共同参与。其组织称之为秧歌会,其固定的组织召集的人称之为会长,会长一般为轮流产生。秧歌活动一般由年龄较大、经验较丰富的会长及好事者共同负责管理。在召集相应人员组织商议成立秧歌会,并在会上征得大家的一致同意后,会长等抬出鼓、钹、锣、号等乐器,在春官的带领下到寺庙里上香请神、放鞭炮、敲锣打鼓,然后将各位神灵的牌位迁到神坛。第二天在村里贴出《秧歌会执事榜》,张榜公布所有演职人员的职能,秧歌会正式成立。

活动程序

(一)请神——秧歌的开始

请神,是秧歌会成立后,春官、会长等前往寺庙将神灵的牌位迁往神坛的一个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各村的秧歌正式开始演出的时间也不一,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九晚上正式开始。因为,传说正月初九是天爷的圣诞。秧歌一般于正月初九晚上正式开始后,随后的几个晚上便会到附近村子去演出;一般于正月十三日晚上回到本村演出,这主要还是因为十三、四、五日为灯节,大家都想在自家门前闹。

(二)接官——秧歌正式演出前

秧歌开始时有个重要而隆重的仪式——接官,这是到春官家里去接春官到神坛来主持秧歌活动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只有秧歌开始的当天下午或者晚上才有一次,以后每晚秧歌演出前,春官将自行前往神坛,不在举行接官仪式。

(三)演出——秧歌的正式开始

接官后的第一场演出是春官验收秧歌,将在神坛或庙院进行,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这场演出一般时间较短、节目较少,但舞龙、跑纸马、跑旱船、舞狮子这四个带道具的节目必须上演。

(四)送神——秧歌的结束

秧歌开始时要请神,秧歌结束时要送神。送神也是一个重要而隆重的仪式,送神仪式的举行,意味着秧歌活动的正式结束。

演职人员

演职人员有:

春官、陪官、探马、衙役、会长、龙灯队、马夫、马旦、彩旦等。

其对人物的年龄、外貌体征、服饰要求各不相同。

生活像秧歌一样丰富多彩

日子像秧歌一样甜甜蜜蜜

武山秧歌流传至今,主要是通过人对人的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通常是能者为师、口传心授。近年来,随着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当

地县文化局也组织人员对当地秧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编写了秧歌曲集。但是,口传心授的这一主要传承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大抬鼓

舞狮子

跑旱船

图文 :张铮

参考:王新学. 武山秧歌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

排版:戴宝科

字体:秀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