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的春节旧俗:围炉守岁贺新年

疍民生活的连家船

福建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素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之说。靠海谋生、爱拼敢赢的闽南人,文化底蕴深厚的福州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客家人,以及少数民族畲族人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年节习俗。

春节历来是中华儿女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在外打拼的闽南人无论平时多忙,过年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家整整齐齐地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闽南话叫围炉。围炉的炉子旁边要置些银钱,火不能灭,寓意财气旺盛。火锅热气腾腾,食品翻滚不停,不断续汤,添加好料,叫越吃越有,越烧越旺。若不吃火锅,就会在餐桌底下放一个火炉以表围炉之意。

围炉时所吃的菜品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如吃长年菜(芥菜),表示长寿;吃韭菜,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年寿久久长长;吃萝卜(闽南话叫菜头)表示好彩头;吃全鸡(闽南语发音同全家),表示全家福。围炉年夜饭上还必须要有血蚶,蚶壳或放在门边压岁,或收集起来,象征积存钱财。围炉菜品丰盛,有人讲究十二碗取一年十二个月,也有人讲究十碗,取十全十美,也有人讲究十六碗,旧时重量一斤十六两,取斤的整数。

旧时福州、泉州农历年关前,必须将外借款项悉数讨回,以示招财进宝。每到年关之时,债主纷纷登门要债,往往把一些欠债的人逼得走投无路。一些慈善人士颇为不忍,便捐资邀请剧团除夕夜在庙里通宵演出,凡欠债一时无力偿还的人可到该处观剧,债主不可闯入讨债,若是贸然闯入,则会被群起而攻之。待过午夜,已是第二年正月初一凌晨,年关已过,债主只好另择时机催债。因为此戏可帮助躲避追债,便被命名为避债戏。何瘦仙《东越岁时纪》载道:南台有尚书宫庙,香火极盛,除夕演戏彻晓,负逋者辄往观剧,假此作避债之台。

疍民,也称为连家船民,是历史上分布在闽江和闽江口的一支特殊的民系。他们以船为家,逐水而居。疍民岁时习俗有自己的特色。除夕中午大潮涨前,全家坐船到大江,船头、船尾各插一条长竹篙,停泊在江中迎接水涨,意思是发财和水涨一样。开船前先把牲畜关缚在大树下,假如有走失,也听其自然。晚餐后在船中供神后一家人团圆过年,晚上十二点水潮涨时,驾船回到原处。正月初一,全家人都不离开船。由于船上地方狭窄,疍民多贴四方形的春联。

春节活动中,还有上岸讨贺年的习俗。唱贺年歌讨齐粿的原先是男人,后来演变为中青年女疍民,或是姑嫂,或是姐妹,或是婆媳,在每年正月初二到初四(另一说是正月初三后),挨家挨户向人讨粿,通过讨粿,分享陆地上的丰收喜庆,图个吉利。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坊走古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走古事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传昔日连城罗坊常闹旱涝两灾,民众以走古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罗坊走古事有陆上和水上两场,一般要走两次,正月十四一次,正月十五一次。按房族设置古事七棚,每棚古事由两名男童装扮古代圣贤。古事棚重400余斤,须由66名抬夫三班轮换抬游。正月十四在陆地上竞走,十五则河里竞赛。你追我赶,场面壮观,被誉为客家乡村狂欢节。

煨年猪是畲族传统的春节习俗。过年时,畲族家家户户都要在火塘里埋一个像大肥猪的大树根,用炉灰余烬烫烤。如果树根烧得很快,则用火灰盖住树根,使其燃得慢点,故称为煨。除夕开始燃起,一直要烧到大年初一清晨,余火方灭,喻示着生活丰衣足食、富足安康。也称为隔年火种,一旦燃起,就一定要让火烟冒到大年初一,不能灭掉。若烟火不熄,则预兆来年大吉;若烟火中途熄灭,就会被认为不吉利。

举报/反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