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亮:后疫情时代,东南亚面临紧迫挑战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东南亚态势报告:2023》。该报告与以往一样,全景扫描了东盟十国,聚焦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关注到经济、政治、安全领域的多个课题,相对立体、全面地展现了东南亚地区过往一年的变化。概括来看,也恰如报告所言,东南亚国家2022年已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人们对疫情的担忧也已明显消退,但东南亚在后疫情时期仍面临不少挑战。这意味着,走出疫情的东南亚,仍要直面现实。

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后疫情时期东南亚所需要面对的第一个现实,而高增长背后的高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则被视为是最大挑战。

诚然,哪怕是在新冠疫情阴影下,东南亚也算得上全球经济从谷底复苏最早和最快的高地。有关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在2022年实现了快速复苏和高速增长,马来西亚和越南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5%、8.02%分列第一、第二位,菲律宾(7.6%)、印尼(5.31%)、柬埔寨(5.1%)、新加坡(3.8%)和泰国(3.2%)则位列其后。不仅如此,东南亚市场在世界经济动荡调整中更是颇受全球资本和企业的青睐,成了如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的幸运儿和投资热土。但高增长、高投资下的高通胀及其引致的经济衰退风险、收入差距等却是上述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它们多数甚至经历了本世纪以来为数不多的高通胀。这不仅直接导致民众消费欲望低迷和面临高生活成本,而且让这些国家进一步推动经济复苏的基础被弱化,同时导致经济衰退风险增加。也即,东南亚地区整体的经济韧性备受考验。

其次,美国策动的大国战略竞争已经且将继续成为东南亚在后疫情时期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现实,而选边站的压力和重塑东盟中心性地位之间所呈现的日益增大的张力,无疑将进一步挑战东盟的韧性。

2022年,东盟迎来了成立55周年,从一个弱小松散的地区组织,成长为地区多边合作框架的中心,又以其东盟方式东盟规范维护了成员国间的凝聚力并为大国在开放的东南亚地区互动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平台。对此,外界常称之为东盟奇迹。面对大国战略竞争,东盟在地区政治与战略、经济、安全领域也表现得信心满满。以建成东盟共同体为新起点,东盟即以中心性诉求为核心提出了2025年愿景,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除一如既往加强加快共同体建设外,更以印太展望在地区战略层面表达了自身的想法与规划;在经济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全面生效落实,进一步扩大了东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话语权;在地区安全方面,东盟新世纪以来不仅通过东盟防长会议(ADMM)及其扩大会议(ADMM-PLUS)、东盟海事论坛(AMF)及其扩大会议(EAMF)等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安全多边对话机制,而且还通过先后与中美俄等国进行双边联合军演宣示东盟在地区多边防务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从双边层面来看,与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美国等先后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然成为东盟在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重新定义其与主要对话伙伴关系和增强其可持续性、确定性的重要方式。

但是,东盟奇迹在备受赞誉的同时,也恰如报告所言,东盟效能却受到质疑,受访者认为东盟反应缓慢又无效,可能在新的国际秩序下变得无足轻重。对东盟来说,这依旧归结为一个极具紧迫性的课题,即东盟主导下的地区多边框架能否适应大国关系的演进。更确切地来讲,也就是东盟是否能以重塑东盟中心性地位,来回应大国战略竞争带来的选边站压力。显然,随着大国关系的剧烈演进,以及缅甸问题、能源危机等地区与国际问题的不断涌现,处在中心性地位的东盟或将因五点共识不能解决缅甸问题而在内部面临危机,在外部则需直面在大国竞争中越来越难以获得权衡取舍与运作空间的风险和挑战。

作为东盟的大国,印尼成为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并确定了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年度主题,这锚定了东盟在后疫情时期所面临的现实。在这一主题下,加强东盟能力和有效性、东盟的团结、东盟中心地位以及促进东盟作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已成为印尼带领下东盟努力的方向和重点。由此可见,面对后疫情时期的现实和系列挑战,东盟国家所展现出来的既有担忧,更有韧性、行动和希望。(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