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出版传媒业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紧密按照党中央总体部署,投身于这场人间罕见的无硝烟战争中。出版传媒界积极快速响应,加入这场阻击战中,借助出版传媒资源搭建人们心灵和病毒之间的城墙。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疫情当前的国内背景以及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都给传统出版传媒行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后疫情时代,出版传媒业如何在防疫常态化下实现自我革新、化危为机,逐渐成为出版传媒界迫切需要讨论的话题。

疫情对传统出版传媒行业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程都在加速,但传统出版传媒产业的诸多环节和大量活动,对实体经济的依附程度仍然较高。因此,当前国民经济广泛受到疫情影响之时,传统出版传媒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新闻出版产业规模有所下滑,但发展基本面仍保持稳定。《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776.3亿元,较2019年降低11.2%;拥有资产总额22578.7亿元,降低6.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425.4亿元,降低6.0%。2020年书报刊传统出版规模有所下滑。全国图书品种新版较2019年降低 5.0%,重印降低2.1%;全国图书出版总印数降低2.1%,实现营业收入963.6 亿元,降低 2.6%;报刊出版总印数分别降低9.0%和7.0%,实现营业收入分别降低6.4%和2.8%。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降低 13.1%,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降低7.6%。与传统出版规模下降相对的是数字化业务收入的增长。2020年数字出版收入11781.7亿元,增长19.2%。

线上线下协同受阻,新媒体部分业务受创。新媒体产业已经进入业务协同、联合运营的时代,价值链的活动序列和产业链的关联模块往往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协同。疫情蔓延之时的严管严控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各类线下活动,也阻隔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互通和协作,导致新媒体产业相关业务受创。

后疫情时代出版传媒行业的走向

疫情三年来,出版传媒行业受到疫情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自救、应对和转型,不仅要寻找抗疫之道,增强对疫情的免疫力,更要充分利用政策空间、技术加持、内容优势和产业协同,通过理念、流程、模式、业务线、产品矩阵和平台重构,提升对危机和风险的应对能力,实现出版传媒产业的优化和创新。在经济形势下行的后疫情时代,走出一条融合创新的新发展路线。

政策赋能,创新应用场景、盈利模式、产业链条。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数字出版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编辑加工,主要特点是数字产品(如电子书、数据库)开始借助互联网对产品进行网络化传播,因而数字出版阶段是出版融合的基础、准备阶段。融合发展要打破相持,必须出圈,突破固有运营模式的束缚,形成新的收入来源。这次疫情是对媒体融合升级的一次大考,考验出版传媒行业能否借助流量赋能,把阶段性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品牌公信力、社群运营能力和流量变现能力。

云端发力,推进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疫情倒逼出版传媒产业高度依赖于线上路径,尤其是云端运作,也倒逼出版传媒产业重新审视其数字化生存能力。疫情的发生,客观上为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动力,并将加速这一进程。一是在传媒领域加强构建数字化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数字化,还牵涉到传媒组织的战略、架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技术支撑、客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全面数字化。通过云端发力,传媒组织在疫情期间的数字化生存催生出了传媒内容生产的新样态。云端发力做内容,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特殊时期的眼球和掌声,而在于助推传媒业的数字化转型,向数字化生存的更深层次迈进。二是出版行业继续坚持深化出版融合发展战略。在疫情持续期间,出版单位借助电子出版物,与喜马拉雅、蜻蜓等互联网平台跨界合作,推出包含抗疫知识、心理辅导、健康科普、公益责任等内容的融媒体产品,广泛传播疾病诊断、病毒防护、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等相关知识,第一时间消除社会恐惧心理。在线教育成为助力完成停课不停学任务的急行军。面对居家办公人员的大量专业需求,各出版社开放自有专题数据库和应用平台,提供专业内容。疫情倒逼下,出版业数字内容生产链完整性、时效性提升。不少出版单位已经自建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实现数字内容的策划、编辑、制作、上线、销售一气呵成,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在应对突发情况和市场变化时更加灵敏、便捷,大大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后疫情时代出版传媒行业融合发展趋势

疫情带来的客观需求成为检验出版传媒行业融合的试金石,当远程成为生活常态,数字出版的技术手段必不可少。后疫情时代,出版传媒行业如何重整旗鼓,数字出版和出版融合仍旧是重中之重。

出版+IP,全版权运营出版物。一是优质内容是IP孵化的核心。当前,出版物同质化严重,IP孵化力不从心。未来,图书出版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和出版配置。二是积极布局有声书领域。当下,部分出版社已着力布局有声书业务,并将其视为全新的增长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将布局有声赛道,增加发展着力点。三是各类VR、AR图书悄然兴起,场景+出版成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VR出版物、AR出版物、MR出版物等新的出版物形态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受和体验,带领人们走进亦真亦幻、虚实交互的新世界。四是出版+文创延长IP产业链。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背景下,出版文创产业品牌 IP 仍具备发展潜力。

大胆出圈,创新传媒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二是革新方法的问题。商业模式是当前出版传媒行业不断探索、力求突破的问题,触及到出版传媒产业的现实困境。疫情导致收入骤减和现金流危机,进一步刺激出版传媒行业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之外跳出窠臼、打破套路,寻求可能的盈利渠道,挖掘价值空间,以期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出版传媒行业除需在传统营销上持续发力之外,更需创新营销方式。

场景深耕,匹配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出版传媒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场景时代,场景本质是对时间的占有,新的需求从用户的时间分配中产生。新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将搭建新的商业生态。疫情期间,宅成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词,民众在家不出门,居家线上办公,在家开展教育、娱乐、购物等活动。用户在宅背景下勾勒出各种生产生活图谱,编织出一种典型到极致的场景,如果可以挖掘出与之相匹配的各类出版传媒产品和服务,那么就能找到出版传媒行业应对和转型的蓝海。

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助力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的开发与深耕。2022年2月19日,北京市联合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特别强调着力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互联网,明确新兴业态、场景应用的主攻方向。在技术领域,VR/AR、物联网、云计算和5G等技术也在疫情期间加快了应用步伐,有助于推动产业的线上化和场景化。

前瞻布局,抢抓机遇,应对市场恢复与激烈竞争。疫情带来的冲击,形成了出版传媒行业的一次危机。疫情暴发之初,出版传媒行业的反应体现为基于危机本身的应急管理式的、被动的应对。疫情之后,出版传媒行业显然需要更加主动地进行前瞻布局,抢抓机遇,因为冲击过后出版传媒行业将迎来市场的逐步恢复和激烈竞争。出版传媒行业应认真研判,提前布局,主动抢抓市场恢复和反弹的机会。全国复工复产的步骤已经有序展开,经过这次疫情,新的场景、新的业态会迎来新的机遇。这些新机遇包括:一是来自出版传媒行业中能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部分,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了在各个行业的推广、应用、融合速度,全面提升了社会对这些新技术的接纳程度。二是来自出版传媒行业遭受疫情冲击后形成的洗牌效应,落后的、弱小的、过剩的产能将被淘汰,出版传媒市场将产生资源优化、重组的机会。三是来自长期居家行为对宅经济的持续发酵作用,包括民间创意生产的涌现、客厅大屏市场的增长、长视频消费的增长等机会。四是来自受到疫情影响而加速成长的新业态,如5G技术应用、VR/AR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在线营销、在线娱乐、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线上教育、社会治理、信息共享、大健康和电商等。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对内容、产品、技术、资本和服务的大量需求,需要出版传媒行业进行研判和大胆跟进。

结  语

面对疫情和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传媒企业如何随需应变?出版传媒企业能否把应对疫情的能力转化为未来的竞争力?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需要出版传媒人在特殊时期凝聚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也离不开疫情之后继续拿出迎难而上的气魄、应对危机的效率、转型求生的智慧和创新未来的勇气。出版传媒企业不仅需要增强免疫力,更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作者系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主编)

本文刊发于《新阅读》2023年02期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