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媒体:中非知识分子用历史勾勒未来之路英国臀部连体姐妹:各嫁一夫,姐姐死后,妹妹和遗体共存2天去世

坦桑尼亚《公民报》5月16日文章,原题:中非对话点燃后疫情时代命运共同体的梦想非洲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正在挖掘各自丰富的文明历史脉络,将其用作一项战略,以改变全球格局,创造一个非霸权、公平、正义和繁荣的后疫情世界。

近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非文明和谐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非文明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召开之际,全球力量的平衡正逐步从西方向其他地区倾斜。著名的泛非主义者马库斯·加维说,一个不了解自己过去的历史、起源和文化的民族就像无根之树。这种智慧推动着历史即战略范式,该范式支撑着中非对话。

非洲和中国都意识到,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正在使北方黯然失色。西方的衰落和非西方地区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文明冲突论和修昔底德陷阱等世界末日理论。作为回应,中国和非洲的知识分子正在用呼吁对话来反驳这些理论。

此外,中国和非洲也对文明等级一说感到不安。1885年,美国牧师乔赛亚·斯特朗在书中将盎格鲁-撒克逊人描绘成上帝赋予征服世界使命的优越种族。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这种等级观念某种程度上支撑着西方的全球霸权。

历史作为一种战略,现在推动中非文明对话的重点是四个核心问题。首先,历史作为一种战略,关注的是将非洲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文明纽带。中国和非洲是文明的摇篮。中国书籍记录了郑和到达非洲的史诗般航行。同样,摩洛哥学者伊本·白图泰也曾到访中国。这段历史滋养着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梦想。

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也强化了这些梦想。中国儒家思想强调和谐、相互尊重、正义。非洲的乌班图乌贾马和哈兰贝思想也强调共同的社区价值观:我在因我们同在。都经历过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外部入侵和占领,以及在解放斗争中的伙伴关系,强化了正义、自由和主权的理念。

第二,历史作为一种战略,正聚焦于近期发展进程对两个文明的影响。在文明对话中,发展是硬件,艺术、文化和历史是软件。以中非合作论坛为政策论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互联互通框架,以中国非洲研究院为知识基础,形成了中非文明对话的新架构。全球发展倡议在非洲变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旨在促进发展、治理和安全。

第三,历史作为一种战略,旨在促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扩大人文交流和企业往来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中国正在支持非洲艺术和文化领域的能力建设。非洲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国,非洲研究中心的名单一直在增加。

最后,历史作为一种战略,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中国古语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集体战胜疫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需要重振将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人文纽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更加宽容、人道、公平和公正的后疫情秩序的基石。要应对贫困、疾病、气候变化和地区冲突等全球威胁,依然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的团结。

中非文明对话必须重申多边主义是和平与繁荣未来的最佳保障。非洲和中国需要增强反击针对各自文明的敌对宣传、错误信息的能力。中非文明对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彼得·卡戈万加,陈欣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