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时间表来了,什么时候入伏,什么时候出伏?有何讲究?

眼看着,三伏天就要到了,关于三伏天,有这么一句俗话家喻户晓,那便是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三九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冷的时间段,而三伏天,则是一年四季当中,最热的时间段。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竹窗高温》一诗歌中,这般描写三伏天: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诗中用热如汤来形容三伏天,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三伏天的天气,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高温、潮湿、闷热。这三个特点的形成,是有其缘由的。首先说高温;三伏天中的伏字,有两层解释,其一认为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其二认为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正是由于阴气被阳气藏伏在地下,所以地表高温。其次说潮湿,由于三伏天时,地表吹的是东南风,因此,会将海水的湿气吹入地表,导致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这一现象最为明显。最后说闷热,三伏天时,由于地表的气压相对较低,而且风的流速相对较小,因此,让人们觉得倍感闷热。

既然知道了三伏天中伏的意思,那么三伏天中的三,又指代什么呢?它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指的是进入三伏天的时间段,根据明朝的相关典籍《岁序总考》中的记载: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可知,人们结合天干地支历法,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既俗话所说的:夏至三庚便数伏,初伏持续的时间,为十天。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推算可知,今年入伏的具体时间,为公历的7月11日,农历的五月廿四日。

中伏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具体要看初伏和末伏之间出现庚日的多寡,中伏有的是10天,有的是20天,通常20天为多,近几年包括今年的中伏,都是20天,上一次出现10天中伏的,还是2014年。

末伏开始于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既今年的公历8月10日。十天后便出伏,既今年的公历8月20日。可见,今年的三伏天,持续时间为40天,从7月11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到了8月20日之后,三伏天消失,也意味着暑气消失,这便是另一句俗话所说的: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关于三伏天的降雨量,有这么一句俗话道:伏天雨丰,粮丰棉丰,指的是三伏天如果雨水充裕,恰到好处,对于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凡事不可太过,如果雨量太多,反而不好,因此,还有一句俗话补充道:伏天大雨下过头,秋季庄稼要减收

常言道:不冷不热,不成年景,三伏天是该热的时候,该热时候热,并不是坏事,如果该热不热,反而不好,因此,还有一句相关的歇后语道:三伏天的冰雹——来者不善

还有一句俗话道: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栽白菜,指的是在作物的种植上,初伏天最适合种萝卜,中伏天则可以种植芥菜,到了末伏,种白菜最好不过了。

当然,关于三伏天的俗话,坊间流传很多。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