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故事会》曾风靡一时,粉丝量庞大,如今为何风光不再告诉男朋友你怀孕了,他是什么反应?网友评论,第三个最扎心

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的年代,大家打发时间的方式大多都是捧着一本杂志书,可能是讲故事的《故事会》,可能是分享情感的《知音》,也可能是灌输鸡汤的《读者》。

尤其是上厕所的时候,如果手里不拿一本杂志,就会觉得上厕所的时间格外难熬,而带进去的杂志书,看起来似乎更加吸引人。

然而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些杂志一起消失了,明明之前是大家爱不释手的精神寄托,为什么现在却找不到了呢?

令人又爱又恨的《故事会》

《故事会》的封面很接地气,杂志中的故事雅俗共赏,涉及的类型非常广,民间故事、法律科普、悬疑破案等,看过的人没有不沉迷的。

它有两个缺点,第一就是一本杂志太薄,连续不停看的话几个小时就看完了,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感觉非常不过瘾,恨不得这本书能有新华字典那么厚。

第二是很容易让人沉迷,其实这是它的优点,说明每一篇故事都十分精彩,这才让人沉迷其中,可是坏就坏在这了,因为一看就停不下来。

有自制力的成年人还好一点,学生们可就不行了,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当着父母的面关上灯盖好被子,等父母走了,再悄悄拿出《故事会》打开手电筒,然后在被窝里看得起劲。

最后,这些孩子们很光荣的就成了近视眼,别不相信,小编就是其中一员。

虽然以上两点是缺点,但是也表明了《故事会》里的故事真的很吸引人,俨然成为了家家户户人手必备的生活调味剂。

想当年想要拥有一本《故事会》,得先让父母去杂志报刊亭里排队,买回来还不能第一时间浏览,要父母过足了眼瘾之后,才能获得一个只能看一会的机会。

而且看过的也舍不得卖掉或者扔掉,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看,仿佛在看一本新书,这也算是另一种层面上的温故而知新吧。

吊人眼泪的《知音》

和接地气的《故事会》不一样,《知音》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来的杂志,它里边的每一篇故事都非常惹人流眼泪,它仿佛在讲每一个大众的故事。

故事节奏细水长流,故事视角从我出发,故事情节贴近生活,让读者看到的表面上是别人的故事,但其实是自己的故事,代入感无人能及。

首先吸引眼球的就是《知音》的封面,占用最大的面积是不同的优雅女性,有明星、运动员、挂历模特等,在养眼程度上绝对是同类型杂志里的第一。

再来就是抓眼的标题,《知音》的编辑们都是懂起标题的,什么妈妈把妹妹送人只为给哥哥娶媳妇,什么婆婆不敲门进卧室给我老公送早餐等。

这样的标题吸引了万千读者带入自己来看,因为故事讲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人人家里都有的情节,共情感满满。

而且《知音》里的故事描写的方式独树一帜,多讲述感情一类,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在过程和结局里总有一个勾得人泪眼婆娑。

故事的狗血、离谱真的很有一种看电视剧的感觉,就像那时很火的日韩肥皂剧,明知道会很无聊,但还是看得停不下来。

哪怕是后来再来回顾一遍,看出了其中故意夸大的手法,但是依旧会明知故犯地沉迷其中,所以《知音》杂志的粉丝群体非常大。

体现格调的《读者》

在《读者》发刊以来,很多看不上《故事会》、《知音》的读者就跟伯乐看到了千里马一样,瞬间成为了《读者》的粉丝,仿佛自带一股优越感。

《读者》一开始刊登的是全国甚至是国外的优秀文章,很多投稿人或者文人写的文章,都是从这本杂志打出了名气,同时《读者》可以看作是高雅有文化有高度的文学作品集。

这也是为什么它的粉丝们会有优越感的原因,它的性质已经从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变成了文学作品。

后来《读者》为了俘获更多粉丝,也增加了杂谈、情感、经营等模块,没想到效果还挺好,新老粉丝融合得不错,这得益于它独有的描写方式。

同样都是讲述情感、杂谈等,《读者》的文章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总是会灌输大量的鸡汤在里面,在那个大家对于鸡汤接受良好的年代,鸡汤文就是好文章。

但是现在不行,现在回顾那些看似掏心掏肺、鸡血满满的鸡汤文字,一眼就能鉴定为毒鸡汤,这不是作者编辑的错,而是时代发展、思想转变造成的。

然而就算《读者》被定性为了鸡汤杂志,还是挡不住粉丝们对它的热爱,截止到2019年,《读者》已经累计发布了20亿册,这简直就是销售奇迹。

为什么杂志消失了?

你是不是发现了,突然有一天这些熟悉的杂志都看不见了,就连街上的报刊亭都少了很多,明明粉丝量很大、内容吸引人,为什么它们会消失呢?

因为时代改变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快、电子产品更新勤,纸质书本慢慢被电子书、网络文章所代替。

想看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去各大网络小说网站或者APP,更新快、类型广、价钱便宜;想看文学文章,在各种新媒体网站搜索,只有更全没有最全。

再加上电子产品的支持,比如无所不能的手机、仿真书本的kindle等,走哪看哪、想看什么看什么,文字、图片、视频,节约时间又充分利用时间。

其实纸质杂志并不是消失了,它们也会根据社会发展调整出版战略,比如研发APP、建立网站、发表电子文章等,很好地迎合大众的需求。

当初的读者也没有消失,在看文章、网络小说、视频等网络信息的他们就是原来的读者们,这是一种作者与读者共同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

结语

其实现在很多杂志还能买得到,只是没有以前那么方便,如果你家里有连续期号的刊物,请不要随意丢弃,因为它们非常有收藏价值。

你最喜欢看的杂志是什么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